、控制器、轻量化以及集成等多个环节的核心部件公司走强,多家公司在8月获得公募基金扎堆
近期,机器人概念股不断走强。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收盘,人形机器人指数最近五个交易日涨超12%,今年以来更是累计上涨近45%,包括聚焦人形机器人四足、核心部件制造龙头的标的表现出色。
其中,股鸣志电器、步科股份,滚珠丝杠领域企业鼎智科技、恒立液压,公司双环传动、绿的谐波,和控制器个股汉威科技、华中数控,以及精工科技、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埃斯顿等涉及轻量化和集成等环节的公司,纷纷获得市场追捧。
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早已盯上了这块“肥肉”,广发、富国、招商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产品二季度已密集布局相关个股,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在二季度获公募基金分别加仓了约4700万股、1135万股,而拓邦股份、、博实股份、、、均被增持达数百万股。
具体来看,明星基金经理赵诣、两百亿规模基金经理唐晓斌分别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广发多因子分别持有约3232万股、3140万股,该公司在二季度还获得国富中小盘、中欧悦享生活、易方达信息产业净买入分别约586万股、467万股和416万股。
广发多因子在二季度还新进投资约884万股,首次跻身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而百亿基金经理劳杰男等管理的汇添富创新未来也买入了近400万股,kaiyun官方网站汇添富成长精选、广发科技动力均持有双环传动约300万股。
此外,百亿基金经理史博管理的南方兴润价值一年持有大手笔买入约753万股。股获得百亿基金经理王阳管理的国泰智能汽车持有422万股。同为电机股的获得黄珺掌舵的中银主题策略、中银收益合计持有约61万股,这两只基金均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公司获得信澳新能源精选、kaiyun官方网站百亿基金经理黄兴亮管理的万家行业优选分别新进买入135万股、200万股,而两百亿规模基金经理董理管理的兴全趋势投资、新人翟相栋掌舵的招商优势企业分别持有该公司约155万股、139万股。截至8月31日,仅有40亿元规模的后者今年以来的净值涨幅超30%。
信澳精选、富国清洁能源产业分别新进约346万股、310万股;获得嘉实“名将”归凯管理的嘉实新兴产业新进797万股,而百亿基金经理王海峰管理的银华鑫盛灵活也新进该公司近900万股。同时,易方达创新成长新进约127万股,泓德睿泽、泓德睿源三年持有合计新进近700万股。
8月以来,公募基金密集对人形机器人相关公司开展调研。从上市公司获得公募基金调研的数量来看,、三花智控分别获125家、101家基金公司调研,均位居8月调研榜单前列,两家公司多被问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问题。
博实股份主要业务包括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不少核心技术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家电零部件企业三花智控则在仿生机器人领域,聚焦机电执行器,全方面配合客户产品研发、试制、调整并最终实现量产落地。
具体来看,两家公司在调研时主要被问及“未来的人形机器人量产目标”“人形机器人后续产业化的主要实施情况”“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壁垒及技术优势”“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国产化情况”等问题。
博实股份在回答调研问题时表示,人形机器人当前处于项目研发阶段,未来应用空间巨大,产业化阶段要结合应用场景具体看,量产目标1000台都不是很大的数字。哈工大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基础,且在人形机器人机构和控制的多项关键技术方面都具有较强技术储备。
三花智控表示,仿生机器人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机遇,机器代人的市场前景广阔,确定性高。公司主要聚焦机电执行器,通过自身优势,全方面配合客户产品研发、试制、调整,设计出满足仿生机器人需求的机电执行器产品。同时,以配合客户量产为目标,积极筹划机电执行器海外生产布局。
人形机器人作为当前机器人领域的“流量明星”,潜在市场庞大,多家中国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工信部此前表示,将坚持顶层设计,指导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出台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上海某公募基金人士分析称,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加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将人形机器人作为抢占科技产业竞争的焦点,我国也十分重视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需求量约177万台,全球市场空间有望达1692亿元,未来七年的复合增长率达25%。
该人士表示,未来5年工商业场景率先应用,而中长期的个人场景应用空间大。因此,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大趋势,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制造龙头。
由于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链跟汽车产业链有着很强的重叠度,因此上述各个环节的企业在汽车行业均有丰富的经验和布局。业内人士表示,很多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例如齿轮、轴承、减速器等领域,他们可以从技术和工艺上,切换到人形机器人的零配件供应商中去。
新华基金表示,传统机器人是在固定的场所完成相对固定的工作,它的所有任务都被写在了执行器里面,而随着AI新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有望为人形机器人赋能更高智慧。目前有不少电动车公司开始做机器人,这一轮引领人形机器人潮流的并非传统的机器人公司,恰恰是造车新势力,而两者产业链的高重叠度正是合作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