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15人通报!有你kaiyun网站认识的吗?

 公司新闻     |      2024-01-02 18:33:31    |      小编

  6月20日,弥勒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2022年第一批“弥勒好人”评选结果的通报》,张艳芳、肖树云等10名(含1个集体)被评为2022年第一批“弥勒好人”。快来看看有你认识的吗?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充分挖掘“身边好人”感人事迹,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动全社会形成“发现好人、推荐好人、崇尚好人、争做好人”的良好风尚,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7部门联合开展了2022年第一批“弥勒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各单位、各企业层层推荐的基础上,通过组委会评审、资格审查、社会公示等程序,共评选出张艳芳、肖树云等10名(含1个集体)2022年第一批“弥勒好人”。现将2022年第一批“弥勒好人”评选结果在全市进行通报。

  希望受到通报表扬的“弥勒好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发挥榜样作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领社会道德风尚。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弥勒好人”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营造“学好人、做好人、帮好人”的社会氛围,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各级各部门要充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宣讲活动,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引导全市人民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掀起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新热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建设“庆来故里 福地弥勒”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1.张艳芳,男,汉族,党员,1983年2月生,弥勒市殡仪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2.肖树云,男,汉族,党员,1963年2月生,弥勒市特殊教育学校书记、校长

  3.王运智,男,汉族,群众,1978年12月生,弥勒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

  4.高印春,男,彝族,党员,1976年10月生,五山乡舍姑党总支书记、主任

  1.赵育凤,女,汉族,群众,1974年2月生,东风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黄家庄社区一组居民

  2.熊国建,男,苗族,群众,1972年2月生,巡检司镇宣武村委会羊白寨小组村民

  2.方占中,男,彝族,党员,1955年11月生,东山镇张冲故居志愿讲解员

  3.罗正德,男,壮族,党员,1968年1月生,江边乡江边村委会洛洪沟村民小组组长

  4.弥勒市中医医院袁鸿钧、杨丽、李晓娇、李磊磊、李金艳、赵常安6人(团体)

  张艳芳,男,汉族,党员,1983年2月生,云南省弥勒市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张艳芳2001年参军入伍,服役13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2014年,从部队转业进入云南省弥勒市殡葬服务中心工作,张艳芳坚守在一线岗位上,以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将心比心的执着信念,用最虔诚的心送别了1800余名逝者,用自己的行动助力着“惠民殡葬”“绿色殡葬”事业的发展。

  2014年7月,张艳芳结束了长达13年的部队生涯。在转业初期,面对政府提供的多个工作岗位,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人手最为紧缺的殡葬服务岗位,他说:“我是一名军人、一名员,在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在哪个岗位我都会脚踏实地工作。”

  从到殡葬服务中心上班的第一天起,张艳芳就深入各个工作岗位,仔细观察业务接待、告别仪式礼仪主持、遗体火化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业务办理情况。他深知自己是“半路出家”,只有加快学习,才能尽快掌握业务技能,哪个岗位缺人,他就主动顶上去,为群众提供温暖、专业、贴心的服务,他说:“殡葬工作的意义就是让逝者安息,让生者不留遗憾。”

  入职后的张艳芳第一次出勤,就是去接一具因车祸去世的遗体,车祸现场十分惨烈,同事考虑他刚来,心理上可能承受不住,就让他在一旁等候。但张艳芳一想,逝者生前已经遭遇了很大的不幸,如果没能把他完整地带回去,就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和对生者的第二次伤害,他努力克服内心的不适和恐惧,终于将其完整地带回了殡仪馆入殓。自此,他也正式开启了旁人避之不及、讳莫如深的殡葬工作生涯。

  殡仪馆工作无节假日,24小时值班,而张艳芳负责的火化间更是殡仪馆工作最繁重、环境最恶劣的岗位。在上岗后不久,他就掌握了整套火化流程。火化车间的高温,让他每天汗流浃背,火化工作的不定时性,让他经常是饭没吃饱、觉没睡好就干起了工作。在火化任务高峰时段,机器温度超过几百摄氏度,车间温度也达到40摄氏度以上,整个车间就像一个大蒸笼,他的工作服经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他却毫无怨言,依然尽职尽责用心为逝者服务,完成生命的完美谢幕。

  进入殡仪馆工作后,张艳芳迅速克服心理障碍,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在难得的休息时间里,他也绝不松懈,积极向单位的老师傅虚心请教各类设备的维修技术。不论哪台火化设备出了问题,他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检查维修。他敢于吃苦、以身作则,为同事们树立起了敬业榜样。

  记得有一次,单位冰柜突发故障,如果不及时修理,将会对冰柜内存放的遗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他拿上工具就迅速投入设备检修工作,等到排除故障准备返回宿舍时,才发现已是凌晨时分。

  还有一次,告别厅内的水晶棺内部出现故障,然而由于水晶棺构造的特殊性,只能靠人工爬入棺内进行修理,张艳芳二话不说独自钻进了水晶棺,在奋战几个小时后,终于圆满完成了维修工作。

  在疫情防控期间,张艳芳忙碌的身影遍布全馆的各个角落,他认真排查聚集性疫情风险隐患,协助各部门认真做好防护物资调配、卫生消毒、人员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因送葬人员较多,有时面对丧属的误解,他不厌其烦、一遍遍地耐心说服劝导、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关系和公益服务窗口形象,用真诚的态度赢得了丧属的尊重,也在群众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从军营到民政系统,张艳芳干一行爱一行,努力把党史学习热度、战疫服务力度转化成为民服务的温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正是历史长河中千千万万党员的鼓与呼、拼与搏,才创造了伟大祖国的今天。张艳芳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党员、一名殡葬从业者,始终怀着一颗“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了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用自身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以拼搏和奉献书写着不平凡的敬业篇章!

  肖树云,男,汉族,党员,1963年2月生,2012年8月调任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2019年,肖树云被评为弥勒市“十佳校长”、弥勒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先后被云南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聘为特殊教育课程专家,被市委组织部立为“守初心,担使命,乐奉献”典范。许身特殊教育的肖树云坚守“有爱无碍”的理念,带领全校教师一直奋斗在“赶考”的路上。十年的守望初心,十年的砥砺前行,弥勒特校如一枝关不住的春花,绽放在弥勒教育的百花园。

  “万事开头难”,调任特校的肖树云面临的棘手问题首先是如何安置好学生的生活、安抚好教师心理。为此,他放弃无数个节假日,一直坚守在学校,累得脚不洗就睡着的事也时有发生。

  经过多年的努力,弥勒特校建起了综合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篮球场、康复中心,建成了一流的微机室、音乐律动室、心理咨询室等十余个功能教室,还配备了秋千、单杠、链条爬台等室外康复设备,让弥勒特校成为了一个融教学、康复、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爱心乐园。

  为树立特教人的自信,肖树云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张桂梅、朱有勇等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身先士卒率领老师们学习特殊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用信念点亮教师的心灯,让大家把特教当做最幸福的事业。

  起初,弥勒特校只有7名教师,19名学生。面对此阵容,曾在弥勒第一小学干得风生水起的肖树云百感交集。

  新的使命,让肖树云把“有爱无碍”视为新的教育理念,他住进学校里,事无巨细地照顾学生们的生活起居,为他们洗衣、擦背、盖被子、擦鼻涕……

  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和便于操作的教材,他就带领老师自编校本教材、自创教学模式。

  2014年他费尽心思、四处化缘,为学校租用土地12余亩,创办了劳动实训基地。为把实训课上出特色,肖树云事必躬亲,每次实操示范,他都是一身汗、两腿泥,甚至是满手水泡,但他却毫无怨言。

  2015年,特校又设立了茶艺教室,为聋哑学生设计开发了茶艺技能训练课程。

  肖树云说:“创办实训基地的目的,是要教这些特殊的孩子学会一些必备的生存、生活技能,让折翼的天使也能振翅重生。”

  如今,绿色壮硕的莴笋、新鲜环保的青菜、味美诱人的葡萄遍布基地,品尝自己创造的成果,师生的自立自强、自尊自信油然而生,获得感、幸福感接连不断。

  在自给有余成为常态后,肖树云又带领学生上街卖菜,学习如何过磅、算账、收钱,让学生再一次体验了生活,看到了自己的劳动价值。

  2016年,基地被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勤工俭学示范基地”;2018年,特校被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勤工俭学工作先进集体”。

  “一个都不能少”,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为了能让重度残疾、生活无法自理、无法入学的孩子们接受公平的教育和康复,2017年,肖树云组建了一支以员为骨干的送教队伍,利用假期开启了特殊教育的送教上门之路。

  他毫无怨言地开着私家车,带着送教老师跋涉在弥勒的10多个乡镇和泸西县的部分村寨,山路崎岖、天气多变,几次送教路上甚至遭遇了危险。但看见孩子们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肖树云和老师们都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从知道你们要来,孩子就一直在门口等着。”这是家住江边乡某村的杨同学家长说的。肖树云深知,他们送去的是这个学生的未来,是这个家庭的希望,再苦再难,也必须坚持下去,把它做细、做实、做好。

  迄今为止,肖树云及其团队累计送教960余课时,惠及116名重度残疾孩子,仅2020——2021学年度,他一人就连续送教71课时,这等同于在偏远乡村学校支教一年的工作量。

  送教以来,肖树云及其团队总计让102名重度残疾的孩子体智状况得到改善,为他们的家长解除后顾之忧,或外出打工,或居家创业,让这些家庭一个个摆脱贫困步入小康。

  2021年1月,肖树云及其团队的送教故事被“人民网”专题报道,专题片《你在天边等我》被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评为全省“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作品优秀奖。

  王运智:正义法医不分昼夜不惧脏污 只为找出,每一个疑问背后的线月生,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

  工作18年来,他共出勘各类现场2800余次,年平均出勘现场150余次,出具法医鉴定书1500余份,年平均出具110余份以上。他多次获得个人嘉奖,2010年获个人三等功一次。他带领的团队取得的多项技术成果更是走在了红河州前列,为全市50余起重大疑难案件提供了技术支撑。

  高印春,男,彝族,党员,1976年10月生,弥勒市五山乡舍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1998年6月,高印春参加抗洪抢险救灾荣获三等功,2021年,高印春被弥勒市委评为优秀员。

  高印春借助脱贫攻坚机遇,积极为群众谋出路,动员群众发展皇冠梨种植。群众有保守畏难情绪,他便挨家挨户做宣传动员,他说:“烤烟这项传统经济作物固然要保稳定,但现在我们更需寻求新的产业路子,要与时俱进,发展产量多赚头大的产业。”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17年舍姑、烟子寨两个小组种植皇冠梨740亩。这不仅仅是种植面积简单的数字叠加、传统小农思想的逐步解放,更是基层党员干部引领力的日渐凝聚。

  在他努力下,舍姑村皇冠梨长势喜人,预计今年挂果,每亩产量1.8吨,按市场价2.5元/斤计算,除去肥料管理等成本费,群众可有150万元收入。高印春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强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成功之路。

  为了改变舍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高印春主动出资5000余元,动员群众投工投劳,以舍姑小组为试点,在舍姑小组公路沿线户群众家中修建化粪池,并组织舍姑其余5个小组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到舍姑小组观摩学习,耐心宣传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在他的影响下,群众意识也逐渐有了改观,村内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

  同时,党员带头组织妇女代表、共青团员成立了收家治家志愿服务队,每月自发组织进家入户指导收家治家,现在的舍姑村容村貌有了新改观,群众讲文明、树新风的观念越来越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没有高叔叔苦口婆心的劝导和帮助,我想我这辈子也踏不进学校了。”杨小伟(化名)激动地说到。

  家住舍姑村委会烟子寨小组建档立卡户杨某某家庭困难,儿子杨小伟因体恤父亲独自抚养自己的艰辛,故有放弃上学的念头。

  高印春在得知消息后,联系五山乡挂联领导、弥勒三中老师一同家访劝导,并自发拿出400元让杨某某给孩子添置点衣物、学习用具。

  看到高印春对孩子的教育如此上心,乡党委政府、挂联领导多方协调达成共识,弥勒三中免去了杨小伟伙食费、学杂费,杨小伟又重新回到了校园。

  高印春常说,一定要好好呵护我们的下一代,村子要发展、要致富,人才是关键,而人才则是我们这些正在上学的孩子们,我们的教育不能输。

  自2014年以来,每年六一儿童节高印春都会自发捐赠学习文具给舍姑完小。2017年,他主动向挂联单位招商局协调到一套打印机捐赠给舍姑完小,方便了完小师生印卷子、打材料。

  在开展违章建筑拆除工作中,张某某顽固分子不肯拆除自己建在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建筑,村委会几经劝导未果,还碰了一鼻子灰。

  高印春辗转难眠,后召集所有村小组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进行讨论,党员群众一致同意拆除张某某的违章建筑。在执行过程中,高印春不畏惧不退缩,坚决执行拆违程序。

  此举过后,还带领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制定了舍姑村委会违章建筑拆除工作制度职责,清理了舍姑村委会所有违章建筑,村集体土地得到良好保护,党群关系拧成了一条绳。

  村监委主任钱勇因患胃癌,家里为了给他看病已花光所有积蓄。高印春在得知的消息后,主动拿出5000元给钱勇,让其安心治病,并嘱咐钱勇不要担心工作,他会帮其完成所负责的工作。

  为方便群众办事,他还设计了一个群众到村委会开证明的模板,到印刷厂统一印制成一本有编号的证明册子并盖上村委会公章,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避免了群众找不到村委会开证明的尴尬局面。

  高印春因忙于工作,家里大事小事都由妻子一人承担,孩子埋怨他对自己学习生活关心不够,他知道愧对家庭、愧对妻子孩子。但他常说,我是整个村子的儿子,是党派来农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农村干部,要有村干部样,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始终扑身在村委会大小事务中,依然心系群众是否都有增收渠道,孩子们是否都上学去了,村集体利益是否被人侵占了……365天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依然毫无怨言、默默奉献。

  赵育凤,女,汉族,1974年2月生,东风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黄家庄社区第一居民小组居民。

  赵育凤是一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绘了一幅孝老爱亲的动人画卷。

  十年如一日,她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全家老小的衣食起居,孝敬老人、关爱子女,虽然在生活中历经病魔侵扰等波折,但一家人始终幸福和谐、团结邻里,保持着浓厚的亲情与和谐的氛围,深受邻里与群众的好评。

  赵育凤的公公腰椎严重变形,有坏死迹象,日常行走都需靠拐杖助行,婆婆患有老年痴呆症,精神恍惚,经常连天天见面的儿子都认不出来。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她却总能认清一个人,那就是用心照料她的好儿媳赵育凤。

  赵育凤自觉承担了照顾家中公婆的重担,毫无怨言,虽然每天操持家务、忙里忙外十分辛苦,但她对老人的关心照料从不掉以轻心。

  在老人的屋子里,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衣服、被褥洗得干干净净,赵育凤每天有空时就会陪在两个老人身边,和老人拉家常、谈琐事,通过陪伴让老人摆脱孤独。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儿,坚持下来就是不平凡,而赵育凤就做到了。

  天有不测风云,2021年,婆婆不慎摔倒,赵育凤及时发现并将老人送进医院,经医生检查老人的右脚骨折需要做手术更换股骨,并长期需要有人在旁护理,照顾婆婆的责任落在了赵育凤身上。

  手术后老人在赵育凤的精心照料下渐渐康复,为了让老人心情放松,她时常用轮椅带老人到室外晒晒太阳散散步,陪老人说说话,看到老人露出笑容,她心里也感到暖融融的。邻居们看到此情此景,私下里总是说:“老陈家真是娶了个好媳妇!”

  赵育凤的丈夫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很忙碌。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一人承担起家庭的大小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每天除了照顾老人、操持家务外,一有空闲,她就到承包的6亩葡萄地里干农活,农闲时间也会打些短工来补贴家用,每天都忙得团团转,有时一天下来累得浑身都像散了架,但是她从不抱怨。

  “吃点苦受点累不碍事,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看着这个家越来越好,我觉得这日子就过得有奔头”这是赵育凤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赵育凤家中有两个女儿,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习惯,她在家从不争嘴吵架,遇到分歧总是理性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和睦温暖。

  赵育凤还让全家人育思想,不娇纵、不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学孩子做人,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在赵育凤的悉心教导下,两个孩子都十分懂事孝顺。

  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赵育凤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兄妹的子女视如己出,对乡亲们更是关怀备至,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说起赵育凤,第一居民小组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持家有方、孝老爱亲的好媳妇。

  在平凡的岁月里,赵育凤以身作则,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体现了作为子女的孝心责任,也体现了作为妻子的爱心责任,更体现了作为母亲的榜样责任。她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为人母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他性格直率,热情开朗,乐观向上,吃苦耐劳,历尽艰辛困苦,前妻离家后多年仍然独自赡养78岁的盲人老丈人、71岁的老丈母、37岁的残疾小舅子以及抱养的女儿,对四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亲人不离不弃。

  他用自己的坚持、勤劳和善良完美地诠释了中华儿女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他八年如一日,心地善良、称职担当,树立了孝老爱亲的良好榜样。

  熊国建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白云镇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十九岁时入赘弥勒市巡检司镇宣武村委会羊白寨小组张某家,2007年夫妻俩领养了一名女婴,2014年二人离婚后,前妻离家出走,熊国建一人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岳父母年事已高,岳父双目失明,患慢性肠胃炎需长期服药,岳母患有类风湿、心脏病、脑梗,也需长期服药,小舅子智力三级残疾,不能独立生活,女儿年幼也需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

  为维持生计,熊国建每天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在家里20亩田地上栽种玉米和万寿菊。因为要照顾老人起居,他无法出门打工,村里人都知道他过得苦,劝他回老家屏边县重新娶妻生子,他也总是果断回绝,因为担心自己回去了就没有人再照顾这四位可怜的亲人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在外面有多大的委屈和压力,不管家庭负担有多重,他都一个人独自承受,无微不至地照顾四位家人的生活起居,四处筹借治疗费、学费。

  虽然生活艰难,但熊国建对老人不但没有一丝半点的嫌弃行为,反而更加关心、理解,在老人生病住院时,也一直以乐观的态度去安慰,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把他们当自己的亲生爹娘一样对待。

  面对智力残疾,小舅子不能独立生活,熊国建没有放弃,而是一点一点教会他生存的技能,耐心地教他一些简单的农活、家务活,让他慢慢学会照顾自己。

  小舅子属于残疾困难群众,只会干简单的活计,村里为了帮扶熊国建一家,安排小舅子打扫村内道路,熊国建就每天带着他一起去打扫,手把手教他打扫卫生,毫无怨言,耐心教导,郎舅和睦。

  熊国建自己已年过五旬。有时候,岳母生病或者小舅子有突发事情,他就只能像一支被两头燃烧的蜡烛一样来回跑,他也曾有过绝望的情绪,但一想到,自己是家人心中的顶梁柱,要是自己倒下了,家里的老人、小孩谁来管、谁来照顾他们?所以只能强打起精神,把眼泪往心底里咽,把微笑展现在亲人面前,让他们感到生活的希望和幸福。

  虽然熊国建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宁可粗茶淡饭,省吃俭用,委屈自己,也要把人间最永恒、最温暖、最无私的爱奉献给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儿,让她感受父亲的关爱之情、养育之恩、拥有温馨的家庭生活。

  熊国建深知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家里经济条件再怎么困难,也要将女儿送去读书,并下定决心要供她上大学。

  生活中的熊国建,时时处处以身作则,除了教育女儿好好读书、勤劳善良、诚实守信以外,他还经常教育女儿要孝敬长辈,脏活累活从来都是自己干。一家老小在他的影响下,生活得其乐融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女儿打小就知道了要孝敬长辈的道理,特别孝顺。

  多年以来,在邻里群众的支持下,在亲朋友好友的关心和帮助下,熊国建战胜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战胜了对生活的绝望。老人师桂英说,她这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这样一位好女婿!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不变的传统,这股正能量的春风影响了熊国建全家人。前路虽然坎坷,但日子还得继续,他相信,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希望所有人秉承这个优良传统,去感化周围的人。

  今后,他将会继续尽自己的所能传递一份正能量,只要自己身子骨一天不坏,就会尽力赡养老人、尽力哺育孩子。

  9年来,徐榕不忘初心坚持公益,通过自身的爱心行为和公益实践,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她创立的精灵会志愿者协会从最初1人发展到如今160多人,她为生活困难的村民送去新春问候,与特殊儿童手牵手共度“六一”,深入山区为村民儿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以满腔热忱为城市卫生、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曾荣获共青团红河州委、州志愿者协会2019年度红河州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

  2014年,21岁的徐榕在校期间成立精灵会,靠一人之力挑起策划、宣传、募捐、捐赠等所有事务。此后她的事迹渐渐感染到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她的队伍。

  返乡就业后,徐榕成为弥勒市红河卷烟厂的一份子。她把一人挑起大梁的精灵会带回弥勒,带着精灵会一百余名会员加入红烟团委,利用业余时间专注弥勒市内公益活动,将爱心继续延续。

  刚开始做公益时,徐榕想尽可能多地帮助到困难群众的物质生活,重心全放在募捐爱心物资上。渐渐地,她发现物质上的帮助虽能解燃眉之急,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为了让困难群众有朝一日能靠自己的力量过上好日子,她尝试过多种方法:寻找愿意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寻找愿意提供培训帮助的机构……

  最终她发现导致贫困的根源是思维模式,大部分群众的文化水平多为初中以下,思维模式单一,很难改变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难以从根源上帮助他们。

  于是她把目光转向儿童,希望通过改变下一代来实现脱贫,为此精灵会设立“沐心读书节”,每年深入大山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分享知识,分享世界,以此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主动探索世界,改变思维见识。

  此外她还时时和精灵会的会员们头脑风暴,寻求更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引路人”这一目标。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精灵会从徐榕一个人奉献,到上百名会员奉献,人是多了,但力量仍是散的,她想让1+1大于1,于是她想到编织力量,将一百人的力量,以不同的活动主题为绳索编织在一起,起到大于1的效果。

  为此她绞尽脑汁,将精灵会分为策划宣传、募捐、走访、外联、事务、安全六个小组,通过高效、有组织地开展每一次活动汇聚各方力量,将帮助力编织到最大限度,让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受助群众得到最大程度的帮助。

  随着精灵会的活动越来越多,精灵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弥勒市也成为了一张公益志愿事业的“名片”,徐榕的公益人身份也被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爱心人士知晓。

  2018年2月,徐榕等优秀精灵会成员接受弥勒电视台“新年悦读会”栏目及弥勒广播电台“创意人生”栏目采访;2019年11月徐榕的志愿活动事迹被云南经济日报登报宣传。徐榕和精灵会真正实现了相互成就。

  2014年1月至2022年4月,徐榕共组织精灵会开展助学活动、爱心物资捐赠、“沐心读书节”识字大赛活动等大小捐赠活动40余次,帮助困难村民、学生近7000余人,捐赠物资价值10万余元。

  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坚持下去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1岁的徐榕以这样的心境开始精灵会的公益之路,即将30岁的她回忆过往9年,别人眼中的“道阻且长”于她而言只是一个开端,为了她心中的未来,她愿“行而不辍”,她相信“行则将至”。

  因为在她的记忆深处藏着一幅画:寒冬里,一个小男孩站在土坯房下,他的上衣衣领、袖口都已经磨破,下身牛仔短裤打满补丁,满是泥浆的小脚不知寒意般踩着一双塑料拖鞋,当她把冬衣送到他手上,为他戴上一顶城里来的时髦帽子时,他笑成了一道光,足以温暖她前行之路的光。

  方占忠,男,彝族,1955年11月生,1971年2月加入中国,2009年开始担任村组干部,现任东山镇张冲故居纪念馆志愿讲解员。

  人生短短数十寒暑,怎样看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怎样将刹那化为永恒?雷锋有句话说得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种意识就是雷锋精神,是可以永远流传并作用于物质躯体的永恒动力。方占忠正是凭借着这种意识,将“以助人为己乐”“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初心与工作目标,身体力行地传递温暖与阳光。

  1969年3月,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方占忠进入中国人民某部。在部队执行农村任务时,方占忠常常到农户家中帮助他们做农活,时时刻刻把群众的事挂在心上,不管谁家有困难他都跑前跑后、问寒问暖,帮助解决。

  看到当地农户将吉极根(即蕨菜根、龙爪菜根)加工成粉,做成粑粑当主食,方占忠也跟着吃。嚼着粑粑,方占忠内心五味杂陈,随后留下一小团粑粑带回连队,用这团粑粑进行政治教育。在全连开饭时,方占忠讲述了这种情况,大家伙心有所感,此后再也没有人随意倒饭。

  方占忠还带着队友,将班里带来的二十公斤的大米送给老乡,他们的爱心与奉献受到当地农户的称赞。

  争做活雷锋,是心之所想更是行之所指。方占忠只要看到有困难或需要的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无论捐款捐物,他总是身先力行,努力为群众树好榜样,不计得失、不惧危险,给需要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关怀。

  1973年,方占忠从贵州遵义军营回云南保山地区,回部队后不久,便接到命令,又连夜奔赴遵义失火现场,率领本班战士直冲火场进行紧急救援,历经四个多小时的奋战,火终于被扑灭。方占忠与队友们成功挽救大量物资,顺利完成任务。

  1978年,方占忠负责东山公社电影放映工作。一天,小拖革村附近西南方向突发山火,严重威胁到小拖革村庄群众安全。方占忠带领全体队员与村中男性,迎面对抗山火。坚持到周边村庄救火队员赶到,火源很快切断,大火慢慢消散。方占忠与众人成功护住了小拖革村庄的安全,此事还受到了原江边林业站的表彰。

  2020年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方占忠在疫情防控站坚守防控工作之余,倡导党支部全体党员向武汉灾区人民捐赠援助,并收到了中央组织部发来的荣誉表彰。

  1976年,方占忠回到弥勒市东山镇,进入岩峰小学任教,用自己助人为乐的爱心精心呵护着每位学生,为学生们排忧解难,特别是对留守学生和家庭贫困的学生,总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方占忠严肃的教学方式、严格的课堂纪律,令平时自由惯了的学生们心生不悦,但相处下来,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谆谆诱导的教学态度,逐渐让他成为学生们最欢迎的老师。

  方占忠刚到时,见有的学生没有写字本,有的学生没有写字笔,就用自己的补贴给学生买文具,并告诉学生们,写字本应当双面都写,充分利用。

  课堂之余,方占忠带着学生们外出写生,把电视抬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观看电影。

  方占忠要离开岩峰小学时,学生们哭成一片。教书育人,良工用苦,方占忠用自己微弱的力量为学生的读书之路增添光亮,不求回报,默默倾注,同时又不为人知,平凡得连一点波澜也没有。

  方占忠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他将“为人民服务”视为自己的方向,并十年如一日地付诸行动,他把“助人是快乐的”当作一种信念,当作一种心态。他不计付出和回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事,为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服务,那些点点滴滴助人为乐的“小事”,贯穿着方占忠的日常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未曾改变。他给人们的印象,是他优秀、高尚的的品德,是他耐心、温和的心境,是他热情、友善的心态,更是他真诚、真挚的善举,他是村民眼中助人为乐的典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万千脊梁之一。

  罗正德,男,壮族,党员,1968年1月生,弥勒市江边乡江边村委会洛洪沟村民小组组长。

  弥勒市江边乡洛洪沟共有16户68人,在2000年以前,村里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群众出行十分困难,农产品也难以运出去,恶劣的条件直接制约了村里的经济发展。看到这些,作为洛洪沟村民小组长的罗正德着急不已,他迫切地想要改变这种生产现状,带领大家找到一条增收致富的发展路子。

  “要想富,先修路”,罗正德首先从“路”上求突破,他认为把“路”打通了,就能解决农产品运出去的难题。

  1998年,罗正德出资2500元请推土机在洛洪沟芒果种植基地路口新开了一条长达300米的生产道路,这条路打通了洛洪沟农特产品对外销售的运输通道,也成为了洛洪沟芒果种植基地的第一条生产道路。

  2012年,随着洛洪沟芒果种植基地的不断扩大,原有的生产道路已不能满足现有出行需求,罗正德又出资7600元在原道路的基础上新建了长达750米的生产道路。

  随着洛洪沟的不断发展,2017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罗正德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发动村民对芒果种植基地生产道路重新进行了扩建,并浇灌成水泥路。

  他还自觉承担起了这条总长达4公里左右生产道路的维护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几年,他的事迹也在全乡流传开来,成为一段佳话。

  在工作之余,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带上工具去修路补路,尤其是遇到雨季,部分道路可能有塌方危险,为了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罗正德总是顶风冒雨日夜“巡逻”,遇到塌方,就带着工具及时修补。

  在他眼里,“路平坦了,人们出行才安全;路通畅了,群众增收致富才有出路。”寒来暑往,四季轮回,一晃眼已经过去了10多年,如今的罗正德已经54岁了,他修补过的大坑、小坑有多少,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每天一身脏兮兮地回来,虽然有时会遭到家人的埋怨,但罗正德也总是乐呵呵地并不多做解释,他觉得能为别人多做点事,心里格外舒坦,况且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和小组长,就是为大家服务的,这些都是他应该并且必须要做的。

  在担任洛洪沟村民小组组长期间,罗正德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积极参与村委会的各项事务,对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从来都是不打折扣、保质保量地完成,他始终坚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最大的成就”的人生信条,以“钉钉子”的精神把党的方针政策和惠民措施一项一项落到实处。

  同时,他时刻把洛洪沟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挂在心间,经过市场调研,决心带领村民发展芒果种植。

  一开始,村民根本不理解、不支持他的想法,为了打消群众顾虑,他先行先试,自己买来芒果苗进行试点种植,成功后又无偿地把种植经验和技巧全部传授给大家。

  目前,洛洪沟芒果种植基地已种植芒果1300多亩,预计2022年收入可达到130余万元。

  在工作上,他是“多面手”,遇事不畏难;在生活中,他是“好心人”,有事他就帮。不论大小事,只要群众有困难,他总会想办法伸出援手,帮助其走出困境。

  在罗正德的影响下,洛洪沟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山清水秀、邻里和谐、团结互助、干事热情。

  他是村干部,也是修路人,他用自身事迹感染着洛洪沟每一位村民,也影响着每一名基层干部,担当实干、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和热血服务好大家,切切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2021年12月18日,在昆明南站候车的一位旅客突发晕厥、意识不清,情况危急。

  到昆明参加学术论坛会议结束,准备返程的弥勒市中医医院袁鸿钧、杨丽、李晓娇、李磊磊、李金艳、赵常安一行6人,火速赶往现场开展急救。

  2021年12月18日21:00左右,在昆明南站候车的一位旅客突发晕厥、意识不清,情况危急。

  这时高铁站广播紧急响起:“有乘客在29B检票口处突发疾病,现场需要医务人员紧急提供医疗帮助。”

  听到紧急广播后,正在大厅准备检票上车的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中医医院袁鸿钧一行6人不容迟疑火速赶往现场。

  在检票口处,众医生看到一名30多岁的男子斜靠在旁边座椅上,表情苍白,患者家属十分紧张地在旁边呼喊着,但该男子仍毫无反应。袁鸿钧等人表明医生身份后,在安抚患者家属紧张情绪的同时,及时伸出援手展开紧急施救。

  医生们立即摸了患病男子脉搏,该男子四肢冰凉,呼吸微弱,桡动脉、颈动脉搏动微弱,于是,他们快速将男子平躺,解开衣领疏通气道,高铁站工作人员也拿来了手提氧气瓶。医生们接过氧气瓶后,开放患者气道,给予间断吸氧。

  之后,袁鸿钧又迅速作了分工,一组人员观察脉搏、心率、呼吸等情况,另外一组采用中医急救办法,按压人中、合谷、劳宫、足三里等穴位,期间,男子的脉搏心率越来越慢,在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因担心男子心脏骤停,高铁站工作人员拿来了除颤器,经过多次紧急施救和观察,患者症状终于有所好转。

  医生们经过视、触、叩、听紧急救治及患者家属提供的病史资料,对该患者进行初步评估,考虑其为癔症性晕厥,继续予间断抬高下肢改善回心血量、穴位按压等一系列的应急处理,经过40多分钟的积极抢救,患者情况不断好转,随后赶来的120救护车将该名乘客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救治。

  看到120急救车远去后,医生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在紧张激烈的与时间赛跑过程中,不知不觉间高铁已驶出了站台。虽然错过了返程的最后一趟高铁,但6名医生并没有抱怨,之后,袁鸿钧一行6人决定搭乘顺风车返回弥勒。

  在面对患者家属强烈要求支付打车费的请求时,袁鸿钧医生以“我们是医务人员,抢救本来是我们的职责”为由拒绝了。

  10天后,该患者康复出院,并携家属驾车来到弥勒市中医医院,对紧急救治他6名医生表达感谢,看到康复的患者,6名医生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

  据悉,6名医生救治患者的当天,是前往昆明参加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疏调气机研究会年会暨国医大师张震第一届疏调学术论坛。会议结束后,在候车大厅准备检票返回弥勒的过程中,正巧遇到了这件事,医生们纷纷表示:这只是一个医生面对紧急情况时的本能反应,我们没做什么,判断病情、紧急救援、稳定病人情绪,这只是日常工作中非常普通的环节。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还是会勇敢地站出来施以援救,救死扶伤是一名医者最基本的职责与使命。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弥勒市中医医院袁鸿钧、杨丽、李晓娇、李磊磊、李金艳、赵常安这6名医生勇救陌生晕厥男子的事迹,体现了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医道本色,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初心,是社会正能量的一个缩影,引领真善美的大爱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第五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治有关人员。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提出赔偿要求。KAIYUN网页 开云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