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kaiyun.com)开云(kaiyun.com)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大兴调查研究是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的必然要求。宝山区正掀起大兴调查研究的热潮,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倾听“真民意”;直插一线,掌握“真情况”;对症下药,拿出“真对策”,助力宝山“北转型”和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
宝山区顾村镇作为上海市首家机器人主题产业园所在地,近年来聚焦宝山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加快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能级,但相较于国内外先进地区,依然存在总体体量不大、创新层次不高、领军企业偏少等差距。如何抓住关键、破除瓶颈、优化生态,推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我带着问题,深入园区、企业走访,了解行业动态、企业需求,在布局优化、难题破解、服务升效等方面持续用力。
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和市场拓展迅速。以机器人产业为例,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44.3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突破645.8万套,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调研发现,顾村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规模近年来徘徊在200亿元关口,未能与行业完全实现同频共振式快速增长。分析原因,主要是推动实现持续的集群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和整体升级力度不够,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不强。
我们因地制宜挖掘区域比较优势,突出强链补链,引培并举壮大产业集群。一是优布局。紧盯产业前沿,聚焦技术前端,超前布局一批原创性、前沿性、引领性项目,积极构筑局部先发优势,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向中高端攀升。现已集聚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中的发那科以及德国赛赫智能、奥地利伏能士等机器人领域领军企业,快仓智能、费勉仪器等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并和上海大学、国防科大校友企业联盟、985高校上海校友联盟等深入合作,推出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创新中心、柴火空间等系列创新研发平台项目。二是培龙头。突出政策支持精准性,大力培育壮大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群主企业”。对发那科机器人、视比特机器人等行业领军企业“一企一策”量身定制扶持政策,助力企业攀登进阶。发那科今年上半年实现区级税收5545万元,同比增幅76%,达到历史高位。同时持续提速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发那科三期超级智能工厂将于10月竣工,国产芯片先进制造企业易卜半导体等项目批次竣工,实现遨博、工博士、摩比亚、宝临防爆机器人等先进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链关键项目落地。三是育新链。目前,顾村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产品主要分布在工业机器人和汽车相关行业,在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方面规模生产应用较少,在智能物流、安防巡检、医疗康复等风口领域智能化产品布局也不多。对此,我们大力招引机器人、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国家重点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传统产业链提质与新兴产业链加持的“双轮驱动”。当前,正加快引进国内先进的工业母机制造企业佳时特数控技术、服务机器人领军企业超能机器人及无人驾驶核心技术企业行深智能等一批优势项目。
我们也曾遇到优质企业招而不来、谈而不落、建而不产的问题。深入沟通交流发现,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面临的问题、需要的支持迥异,初创型企业更在意资金支持,成熟型企业更关注生态优化,传统型企业则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针对企业需求,我们广泛征求企业家、学者、专家意见建议,及时推出《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专项税收扶持政策》,叠加市、区各类扶持政策,为拿地型、注册型、初创型、成熟型、传统型、创新型等不同类别企业,提供兼具复合性和针对性的有效支持。一是降成本。针对人力成本高企问题,向发那科等优质企业高管团队推出税收返还扶持,向普通员工提供月租仅600元的高品质自建人才公寓。针对用电成本高企问题,为“中国芯”主导产业链上的关键项目易卜半导体等企业协调建设高配变电站,定向支持企业用电。二是优环境。持续推进上海机器人产业园现代化建设,提标主要道路、河道景观、区域绿化,布局富联一路商业街,丰富公共交通,建设园区餐厅,配套日臻完善、环境更加优美,提升留企留才“粘性”。三是促协作。积极搭建交流协作平台,打通区域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通道,比如,推动同处一个园区,业务高度关联但此前没有合作过的阿为特和费勉仪器达成供求协作,实现降本增效、携手共赢。四是解难题。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全程关注、专人服务,做到急事急办、快事快办、特事特办。比如,在发那科三期超级智能工厂建设过程中,及时回应企业新厂区车辆通行需求,落实700余万元专门资金拓宽相关道路,有力保障项目按计划竣工投产。
推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持之以恒强化要素集成、优化产业生态,在日趋同质化的激烈区域竞争中打造比较优势。调研中,诸多企业对人才引进、金融服务、土地保障等细分领域要素支撑提出十分迫切的现实需求。
为此,我们落实系列针对性举措,有的放矢推动要素供给,精准对接发展需求。一是积极打造最优人才政策洼地。在落实好宝山区“樱花卡”优秀人才服务政策的基础上,安排财政资金,支持重点示范项目、关键研发领域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引进培育,提供住房、落户、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定向支持。二是着力增强科创金融服务功能。在广泛搭建企业与银行、金融机构等沟通交流平台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多元投入、专业运作”原则,对接先进制造领域专业投资管理单位架桥资本,加快募集和组织运营10亿元规模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对接一流产业基金及资产管理机构首钢基金,引导推动社会资金定向投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相关产品研发生产企业。三是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纵深。在滚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腾出产业空间1500多亩的基础上,今年抢抓市“两旧一村”政策机遇,在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东西两翼大力推进星星、谭杨产业城中村改造,建成后可新增约41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拟打造上海机器人创新创业中心、工业软件(元宇宙)科创基地、核心零部件研发基地和产业配套基地。
目前,顾村已集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上下游企业243家,2023年上半年,产值达到126.5亿元,增幅达25.7%。接下来,我将始终坚持把深化调查研究作为破解难题的关键,以务实举措推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特色产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努力将短板补齐、把长板拉长、让优势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