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智能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 报告出品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①随着多模态感知系统、动力学模型、深度学习、定位导航等智能技术逐步应用于机器人领域,智能机器人则在机器人基础上,具备更强的感知、学习和自主能力,可以适应更复杂的环境和任务需求。权威标准组织对智能机器人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共识,根据科技词典McGraw-HillDictionaryofScientific&TechnicalTerms的定义:智能机器人是一种智能机器,可基于编程程序根据传感器的输入信息做出决策与采取行动。根据调研,我们认为在机器人概念的基础上,智能机器人融合智能技术,具有深度感知、智能决策、泛化交互和灵巧执行能力的四大要素。
②深度感知:指机器人具备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高度敏锐感知能力。通过多模态感知系统,机器人可以获取视觉、听觉、触觉、力觉等多种信息,实现对环境的全方位感知。这种能力使机器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提高对实际场景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1.国际机器人联盟(IFR)根据应用环境,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其中,工业机器人是指应用生产过程和环境的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指除工业机器人以外,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机器人,分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及专业服务机器人。在我国在2020年发布的最新标准中,按照应用领域,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其他应用机器人五个类别。此外,也可按照运动方式、机械机构类型、编程和控制方式对机器人进行分类。
2.工业机器人:自动控制的、可重复编程、多用途的操作机,可对三个或者三个以上轴进行编程,它可以是固定式或移动式。在工业自动化中使用。按其使用用途可分为:搬运作业/上下料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加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洁净机器人、其他工业机器人。
1.机器人技术正不断朝着智能化、网络化、自主化的方向发展。智能机器人技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各主要工业国持续推动产业发展,通过顶层战略引导,逐步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融合、产业发展、应用创新。
2.各主要工业国以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为代表,美国重点发展智能技术和与国防等关键领域相关的机器人产业;欧盟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和机器人产业中的中小初创企业发展;日本着力发展工业领域的应用发展和机器人对劳动力短缺的补充。
①结构化的场景是指具有明确结构和规则的场景,该部分场景中的任务通常具有重复单一、强度大、目标明确等特点。在结构化环境中,机器人通常受到特定设计与编程限制,它们依靠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的环境,执行预定义的任务。
②由于工业生产和制造往往依赖于精确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规范,因此工业场景通常被认为大部分是高度结构化的环境。在大部分工业场景中,设备和机器通常按照特定的布局进行排列,生产线上的工作流程也被精心设计,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和质量。此外,工业场景通常采用先进的监控和自动化技术,以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这种结构化环境有助于降低生产中的风险和错误,并为工业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控制和管理机会,从而推动了工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1.低自主性机器人在结构化场景中的任务单一且确定性强,这种应用场景主要为工业场景,具有任务重复单一,强度大,负载大,对自主性需求低但对性能、稳定性、精确度需求高的特点。
2.例如对于测温工作来说,特别是针对一些容易在人际间传播的病症,如新型冠状病毒等,部署人力检测是一项成本高、具有一定危险性,但任务重复单一的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搭载了医用级热成像精准测温、异常预警、通信等功能模块的测温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高精度测量、快速响应、全天候检测、数据统计和分析、各种环境适用以及快速部署等功能。测温机器人通过热成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人体温度,同时可以实时监测人群中的异常情况并发出预警信号。此外,这些机器人还具有通信功能,可以将测量数据和预警信息传输给管理人员和医疗机构,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测温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可以提高测温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同时也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