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导下,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10月10日正式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具身智能”是指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它们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创新中心正在围绕哪些关键技术做研发,升级后的中心又将承担哪些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接下来我们就和记者一起去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探访。
记者在创新中心“天工”的训练场地看到,“天工”机器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迭代之后,现在可以在各种复杂的路面进行行走切换,可以适应草地、沙地、碎石、沙袋等多种复杂的路面环境。这样的行走主要依赖创新中心在机器人的算法和整个全身的运动控制能力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和提升,未来,“天工”机器人可以像人类一样,在各种各样复杂的户外地形中完成各类任务和作业。
2023年底,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就汇聚了行业内多家领军企事业单位的优势资源,形成了一个创新联合体,围绕通用具身智能核心技术进行研发攻关,并快速实现产品和技术的迭代。今年4月,创新中心发布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实现了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全身协同控制泛化移动能力全球领先。正式亮相后,“天工”完成了2次迭代,在具身感知、具身交互、具身行为等能力上实现突破,具备了流畅的手眼协调、手眼交互等功能。
作为引领具身智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的关键平台,创新中心升级后将进一步推动科研院所、高校和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企业深度合作,持续迭代推出全球领先的标志性创新产品,带动产业关键技术的系统提升。
作为具身智能共性技术的研发平台,升级后,创新中心将围绕行业重点任务进行集中攻关。通过联合研发,与产业链深度合作以及技术、数据集开源等多种方式,创新中心将持续推动和引领我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搭建出来了非常多的机器人训练场景,比如说模仿商超,机器人在这里进行kaiyun中国官方网站着商品的分拣工作,而它的老师就是这位穿着动捕服装的模拟学习训练员,正在通过动捕技术对机器人的行为进行遥操作,从而一比一还原人类进行操作时的动作逻辑,而这些数据在机器人的学习过程当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具身智能数据生产、采集、标注和存储一体化的国家级数据采集训练场正在同步建设,除了商业场景,我们看到还有家居、工业等不同的生活场景,高密度采集处理对机器人学习具备高价值的高质量数据,未来创新中心将建成百万量级高密度、高质量、高通用性数据集,打造世界最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工厂,并将数据向行业开源开放。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表示将让机器人在大脑方面能够具备“一脑多机”和“一脑多能”的能力。所谓“一脑多机”是机器人的大脑以后除了用在人形机器人平台上,还可用在轮式机器人、机械手臂、爬行机器人上,各种各样的机器人都可以用这个聪明的大脑。所说的“一脑多能”,实际上就是机器人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场景,室内场景、室外场景、家庭场景、工业场景、教育场景、养老场景等等,都能够适应,这就是未来希望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脑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