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前沿科技突破,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其历史性的飞跃阶段,并以其独特的技术魅力及广阔的应用前景,预示着一个由智能化技术驱动的全新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长期以来,西安市依托其深厚的科研教育资源与活跃的创新环境,积极规划并推进机器人产业优化升级,力求构建符合地方特色与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于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显著优势的西安来说,其在科技资源、智能装备、电子工业基础等方面,已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和“链长制”的推进,西安市机器人产业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上游的原材料和核心技术模块,如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制造,已有博世力士乐(西安)电子传动与控制有限公司、西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等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中游的整机制造领域,涌现出三一机器人、航天赛能、优艾智合等龙头企业,且其部分研究产品技术参数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下游的系统集成和应用环节,以陕汽、比亚迪、法士特等大型企业的实践案例,为区域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空间。
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西安市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创新亮点不断涌现,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同时,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优势,西安分别设立了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致力于开展机器人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样机开发、开云 开云官方网站测试验证、标准制定等方面研究。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关领域的技术融合应用,无疑会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点火器”。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西安市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产业中的广泛应用,致力于打造智能算力、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原始创新上,“秦岭·西电遥感脑大模型”“秦岭·翱翔流体力学大模型”“秦岭·秦川交通大模型”等行业大模型相继研发成功。
产业聚集上,高新区加快推进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中交科技城智慧交通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经开区重点打造中欧产业园,发展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
应用示范上,航天基地率先试点全市首个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浐灞国际港积极推进中国邮政西安邮件处理中心等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项目建设。
此外,今年5月底印发的《陕西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中明确提出目标,到2026年,建成3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打造智能算力、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软硬件等5个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链规模突破千亿元。
无疑,在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下,西安人工智能产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的关键装备,正引领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升级,不断孕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西安如何牢牢把握机器人产业的战略机遇期,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今年7月,《西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发布,明确提出要支持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化应用,还要通过举办机器人产业相关展会、比赛等,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强合作与交流,提升西安机器人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11月1日,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即将在西安举办,作为硬科技创新大会的联动活动之一,这不仅是对西安智能产业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将为西安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届时,大赛将聚焦未来产业创新需求,统筹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举办主题学术交流、赛道赛事和科普展演、产业技术需求对接、产业招商和人才招引、旅游消费促进等相关活动,并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分享创新理念和成功经验,为西安市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启示和借鉴。(通讯员:郭芷怡)